当前位置:首页->招生就业->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
陕西: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
来源: 浏览量:310 发布时间:2023-10-27
陕西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多措并举强帮扶拓空间,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
优化政策打出组合拳
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,加快政策推出,全力稳就业基本盘。6月推出稳就业19条优化政策打出“稳扩促兜”组合拳,7月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六条措施,8月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行动。
1至8月,陕西新增降低企业失业、工伤保险费31.57亿元,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.6亿元。预计全年为企业降费61.5亿元,稳岗返还10.4亿元,惠及企业10.8万户,前8个月,陕西省城镇新增就业32.43万人。加大招聘力度,加快实施进度,持续加码稳就业,2023年下半年陕西省属及各市(区)事业单位招聘即将开考,计划招聘4109人。
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
当前,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正在大力推进,2024届高校毕业生秋招已经开启,陕西今年计划挖掘政策性岗位8.55万个,将事业单位空缺岗位的70%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。
在持续实施已有政策基础上,陕西省对企业招用困难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由每人2000元提高至3000元,2023届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由每人5000元提高至7500元。
新产业新业态释放潜力
为促进就业,多种“花式”招聘及“接地气”就业服务频现。“大学生驿站”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见习机会,大量高校毕业学生通过人社部门在家门口办的“大学生驿站”顺利就业。毕业生“就业夜市”企业现场摆摊觅才。一些快速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,开拓出更多新岗位,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长极。
来源: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
浙江义乌市财政以全链条服务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“源动力”
浙江义乌市财政以全链条服务激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“源动力”
近年来,义乌市财政局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,构建优化人才“引育留”全链条服务体系,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“梦工厂”,每年吸引超3万名高校毕业生来义就业创业,在义高校毕业生留义率超60%。2022年,引进高校毕业生4.5万人,2023年1—6月已引进高校毕业生2.3万人。
靶向发力精准“引才”
升级人才就业创业政策体系,推出高校毕业生来义食宿补贴、生活补贴、购房租房补助、创业担保贷款等帮扶政策,来义大专生至博士生根据不同学历,可享最高24.8万元至96.6万元政策补助;对应邀来义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7天食宿费用和一次就业创业培训,并报销往返交通费。2020年以来,已发放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2.8亿元,落实人才住房补贴超30亿元。充分发挥义乌市电商产业链条长、就业岗位多优势,每年安排人才开发经费240万元,专项用于开展各类引才活动。2023年以来,共开展引才活动179场,其中校园招聘116场、海内外高层次联谊会等活动6场。今年6月,安排专项资金260万元,用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义乌电商人才节,共吸引全国1853家商贸电商企业、21个省份205所高校的2.6万名大学生参与。
因地制宜精细“育才”
立足义乌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资源优势,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、培训、平台支持,支持创业带动就业。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义乌初次创业的,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;在义乌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、正常经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以上的,经认定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万元。今年上半年,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80万,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86万元,发放在义创业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96人次共计185万元。支持开展创业培训活动,给予每场创业大赛最高27万元的财政补贴。2023年,共安排创业培训补贴和创业活动补贴644万元,今年上半年,开展创业培训4105人次,举办创业活动36场。鼓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来义见习实训,截至目前,共发放见习实训补贴334万元,惠及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52家。
完善服务精心“留才”
安排资金69万元,开发“义乌i人才”信息化系统,整合全市15个部门54项人才服务事项,实现人才就业创业“关键小事”一掌通办、主动感知、智配直享。自2021年5月系统上线以来,访问量超1920万,居全省数字社会应用访问量前列。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重点群体帮扶专项资金88万元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成立就业指导员队伍,形成市级统筹督导、镇街管理指导、社区村专人落实的标准化就业工作闭环体系,截至目前共开展重点群体帮扶8484人次,帮助4005人失业人员、71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,确保零就业家庭人员动态清零。大力支持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与竞赛,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目录,在住房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待。2019年以来,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,用于支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,截至2023年6月,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万人次,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0.5万。
来源: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